众所周知,捷克式机枪在20年代比较流行的军工产品,当时其官方名是ZB—26轻机枪。该机枪的生产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,这些机枪生产出来除了自己用之外,还有一部分出口。而购买这种机枪的国家有中国,伊拉克,伊朗,还有埃及,智利等国家。 对于该机枪中国购买的数量是最多的,而且还仿制不少这种机枪。根据该工厂的记载,中国当时购买这种机枪有三万多挺,而抗日的时候,仿制这种机枪数量近四万挺。这种机枪的口径是7.92毫米,子弹容量20发,从上方插入机枪,下方出弹壳。 在机枪口附近还有消焰器,膛口装置上还有很多小圆孔,在枪托的后面托板中还有弹簧,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,机枪还配有脚架,主要用来固定的,在枪的中部还设置的有把手,目的是方便更换枪管,而轻机枪更换枪管是需要快速的。 展开剩余69%为了能够让机枪的连续性保持得更好,一般会给一挺机枪配备两个士兵,也就是射手与副射手。副射手主要保护弹药与枪管,而射手在副射手的帮助下,每次在射击了两百发子弹之后,就需要对枪管进行更换。如果射击的速度不是很快,也可以在打了250发子弹之后,再进行枪管更换,而更换枪管时,速度一定要控制在10秒钟之内。 捷克式机枪构造简单,也很方便操作,它的稳定性也非常不错,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或者是激烈的战斗中,该机枪也都不容易被损坏,就算是维修保养也很简单。但该机枪唯一的缺陷就是精确度不高,不过以狙击机枪来看的话,精确度并不在考虑的范围内。 最主要的还是快速更换枪管,两个士兵在配合上非常默契,那么也是可以大大提高战斗力的。而且普通的士兵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射击训练,就可以很好的操控这种机枪。抗战时,八路军使用捷克式机枪就会被日军盯上,而且还是他们要摧毁的首要目标。 因为该机枪方便携带,即使进行战略转移也能被快速带离战场,这也就成为八路军制胜的法宝,即使在同日军的歪把子对战还是占尽上风,只要更换枪管的速度够快,保持着连续的射击,可以给敌人有效的打击,这绝对是非常有意义的武器,同时也可以弥补我军没有重机枪缺憾的。 捷克式机枪一次可以装弹20发,可这怎么看都有点少,特别是在进行激烈战斗时,如果持续性的火力再射了一段时间后停止,就会给敌人有可乘之机,而且20发子弹没多久被打完了,这也会让机枪手去频繁更换枪管浪费时间,而且日军也会瞅准时机将八路军的机枪手给干掉。 而一些老八路军为了让日军估算不出来我军换弹夹的时间,会在子弹打的还剩下三四颗的时候就准备弹夹更换,这样也就不会遭到日军的袭击,同时也可以保命,不得不说八路军在经过多场战役后,积累的经验都是能够保住性命的,而新兵也都会听从老兵的建议,毕竟他们可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,经验丰富,俗话说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,只要新兵记住老兵的话,那么在战场上危险也就少了很多。 战争年代,我国工业生产原本就是比较落后的,并且很多武器装备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,然而就算是这样,我军在面对列强拿着先进武器来打我们的时候,却依旧坚持用那简陋的武器同他们对战,老革命家的坚持不懈,艰苦奋斗,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,应该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,不能忘本,不能为利益蒙蔽双眼,忘记最朴素的精神。 发布于:天津市
|